• 搜索
    搜新闻
  • 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 资讯

    虚能纳声:申威隆讲解汉代彩绘茧形壶的神秘科技

    哔哩哔哩来源:2023-06-23 11:21:53

    在渭南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厅内,有一件奇特的陶壶,外形好像一个蚕茧,被俗称为“茧形壶”。这种壶主要是盛酒的器物,口部狭小,腹壁很薄。根据茧形壶的造型特点,专家们认为它有“虚能纳声”的作用,被誉为中国古代战场上的“检测雷达”——


    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    在秦汉时期的墓葬中,经常可以看到茧形壶,因为外观酷似鸭蛋,也被称为“鸭蛋罐”。这种壶的特征鲜明,大多都是唇口、短颈、圈足,腹部呈横向椭圆的形状,表面装饰着纵向的条纹。

    渭南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汉代彩绘茧形壶来自大荔县文物局,在壶的颈部、腹部和圈足上,装饰着黑白相间的条带纹,以及大量S形的云纹图案。体量硕大,色彩艳丽,乃中国现存茧形壶中的精品。

    除了装酒之外,茧形壶可能还蕴含着神秘的科技,在古代战场上监听敌人行进的声音。北宋沈括在《梦溪笔谈·器用》中记载:“古法以牛革为矢服,卧则以为枕。取其中虚,附地枕之,数里内有人马声,则皆闻之。盖虚能纳声也。”

    其实,茧形壶也有“虚能纳声”的作用。它的口小,腹部很大,器壁较薄,形成一个空腔。如果将茧形壶埋在地下,声音形成震动,经过茧形壶时,能够产生回音。此时,将耳朵紧贴于茧形壶口,便可以听到远处的声音。

    目前,关于茧形壶监测敌情的功能,还没有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据,只是人们根据茧形壶特殊的外形进行大胆地猜测。但是,我认为茧形壶的科技含量不止于此,也许比《梦溪笔谈》的记载更加高端。

    在茧形壶口蒙上一块布,再埋入地下,好像一面鼓。声音经过茧形壶,引起“鼓面”的震动,人们更容易发现敌情;如果周围声音嘈杂,在茧形壶内装满水,埋入地下以后,声音经过这里,引起水波震动,提醒人们注意。

    在古代的战争时期,茧形壶既能装酒水,又能监测敌情,受到军人喜爱。伴随着战争的展开,茧形壶从当时的秦国向周围地区传播,在山西南部、河南西部、汉水流域和徐州地区等都有发现。汉代以后,随着战争减少和社会观念改变,茧形壶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    关键词:

    下一篇: 最后一页
    上一篇: 沪指连跌三日失守3200点 耐心等待大盘企稳后再操作